【2023 ASH】CIBMTR真实世界证据:桥接治疗对Axi-cel治疗R/R LBCL的影响
2023年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9日至12日在San Diego举行。ASH年会是全球血液学领域的国际盛会,本届大会汇集了各国知名血液病学专家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已经公布7,000余篇已接受的摘要,其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相关摘要超470篇[1]。
大B细胞淋巴瘤(LBCL)是一种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大约有40%左右的LBCL患者在一线治疗后出现复发或耐药,进展为复发/难治性(R/R)LBCL[3]。近年来,靶向CD19的CAR-T在R/R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4]。
在诸多摘要中,小编节选了一篇“桥接治疗对Axi-cel治疗R/R LBCL的影响:美国真实世界证据”(Abstract #103),让我们一探桥接治疗究竟会对CAR-T疗法带来怎样的影响。
摘要编号:103
英文标题:Real-World Evid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of the Impact of Bridging Therapy Prior to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Axi-cel) for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d or Refractory Large B-Cell Lymphoma (R/R LBCL)[5]
中文标题:桥接治疗对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治疗R/R LBCL的影响:美国真实世界证据
研究背景
Axi-cel是一种自体抗CD19 CAR-T细胞疗法,获批用于治疗R/R LBCL[6,7]。
与二线标准治疗(SOC)相比,Axi-cel二线治疗早期复发或原发难治LBCL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均更优-2。
在CAR-T细胞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单采和清淋预处理之间可能需要进行桥接治疗,桥接治疗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治医生的判断。尽管真实世界中对于CAR-T细胞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关于Axi-cel输注前桥接治疗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数据仍然较为有限[11]。
本研究评估了与不同桥接治疗方案相关的临床因素和结局,以及真实世界中桥接治疗对于Axi-cel治疗R/R LBCL的疗效和安全性影响。
研究方法
该研究通过CIBMTR注册中心前瞻性收集了2017-2020年期间,在美国接受Axi-cel治疗的R/R LBCL患者的数据。关注的疗效结局包括:总缓解率(ORR)、完全缓解(CR)率、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安全性结局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有临床意义的感染、非复发死亡率(NRM)。
考虑到使用桥接治疗的混杂因素,在所有患者中使用基于倾向得分的逆概率处理加权 (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ing, IPTW),对桥接治疗和非桥接治疗患者进行比较,以便估计混杂因素校正效应。
对于接受桥接治疗的患者,使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评估桥接治疗类型和应答对结局的影响。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近年来(2020年或2019年 vs ≤2018年)轻度肝功能损害、既往治疗≥3线或输注Axi-cel的患者更有可能接受桥接治疗,而组织学转化类型或自诊断到单采时间较长(≥12个月 vs <12个月)的患者接受桥接治疗的可能性较小。
IPTW后,有无桥接治疗患者的特征分布趋于平衡(标准化平均差异均<0.10)。
表1 基线特征

桥接治疗和类型
接受桥接治疗的患者中,58%的患者接受了化疗+抗CD20单抗(主要是利妥昔单抗),10%的患者接受了放疗桥接,最常见的系统性桥接治疗方案是R-GemOx(17%)、维泊妥珠单抗±其他(13%)和R-ICE(7%)。

图1 桥接治疗类型和方案
R-GemOx:利妥昔单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R-ICE:利妥昔单抗+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
疗效结局
中位随访36个月时,接受桥接治疗 vs 未接受桥接治疗患者经Axi-cel治疗的ORR分别为:70% vs 79%;CR率分别为:51% vs 64%;mPFS分别为:3.6 vs 14.7个月;mOS分别为:13.4 vs 32.7个月。

图2 接受 vs 未接受桥接治疗患者经Axi-cel治疗的疗效:全部患者
经IPTW和多因素校正后,接受桥接治疗 vs 未接受桥接治疗患者经Axi-cel治疗的疗效结局无统计学差异。

图3 接受 vs 未接受桥接治疗患者经Axi-cel治疗的疗效:IPTW队列
安全性结局
经IPTW和多因素校正后,无论是否接受桥接治疗,CRS、ICANS、100天感染或Axi-cel输注1年后的NRM均相当。桥接治疗与更频繁的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校正后OR:2.24[95% Cl:1.44-3.50])和长期血小板减少(校正后OR:2.33 [95% Cl:1.67-3.24])相关。

图4 Axi-cel桥接治疗的安全性结局
桥接治疗对Axi-cel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对桥接治疗的应答与Axi-cel输注后的CR率、PFS、OS和任何级别ICANS的降低相关。在接受桥接治疗的患者中,74例(17%)患者经桥接治疗实现CR或部分缓解(PR);这些患者输注Axi-cel后的校正后mPFS为12个月,校正后mOS尚未达到。

图5 桥接治疗应答对Axi-cel结局的影响
抗CD20单抗+化疗(CT) vs 非CT桥接治疗的疗效和大多数安全性结果相当。抗CD20单抗+CT桥接治疗与Axi-cel输注后的更好ORR、PFS和OS相关;但与仅CT相比,抗CD20单抗+CT桥接治疗发生任何级别CRS的频率更高。与接受非CT桥接治疗的患者相比,CT桥接治疗与更频繁的长期血小板减少相关(41% vs 24%)。未发现放疗或维泊妥珠单抗作为桥接治疗与Axi-cel治疗后的任何结局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图6 桥接治疗类型对Axi-cel结局的影响
研究结论
在这项对所有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的真实世界研究中,高疾病负担与更多的桥接治疗使用相关,并可能导致更差的结局。
然而,在校正患者和疾病基线间的不均衡后,Axi-cel治疗前增加桥接治疗不会影响R/R LBCL患者的疗效或安全性结局,但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频率更高。
对桥接治疗应答可能预示输注Axi-cel后的结局更优。
使用Axi-cel疗法时,无论是采用非化疗为基础的桥接方案(利用新型药物)、放疗桥接,还是化疗结合抗CD20单抗桥接,似乎都能达到同等的效果。
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本研究中的相关发现并确定最佳的桥接治疗策略。
免责声明:本资料为专业医学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任何处方请参考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本文件可能包含涉及医学情况、健康及治疗方法的信息。相关信息不得用作诊断或治疗,不能替代专业医学意见。
审批编号:NP-NHL-Axi-Cel-2024.1-5 valid until 2026.1
供稿与审核:临床开发与医学部
推荐阅读
-
单细胞RNA分析表明第三代CAR-T细胞的内在功能特征与淋巴瘤疗效相关
-
【2023 ASH】ZUMA-1研究6年随访生存数据:Axi-cel点亮难治性LBCL治愈之光
-
【2023 ASH】Axi-cel治疗LBCL:二线 vs 三线,早用更获益
-
【2023 ASH】CAR-T二线治疗R/R LBCL的真实世界证据
-
【2023 ASH】ZUMA-12的3年随访分析展示Axi-cel在一线高危LBCL患者治疗中的风采
-
【2023 ASH】真实世界中Axi-cel治疗LBCL患者的5年随访结局彰显治愈希望
-
【2023 ASH】Brexu-cel治疗R/R B-ALL成人患者的真实世界证据
-
【2023 ASH】CAR-T之声:一文速览Brexul-cel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
【ASH 2023】CAR-T细胞治疗重塑DLBCL患者的生存趋势
-
【2023 ASH】CAR-T之声:一文速览Axi-cel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
CAR-T细胞治疗合并肾功能减退的LBCL患者的真实世界结局
-
临床前研究提示来那度胺可改善第三代CD19 CAR-T细胞对DLBCL的疗效
-
【2023 ESMO】治疗3L+ R/R LBCL,Axi-cel vs Glofit,孰优孰劣?
-
Yescarta®全球上市6周年,为淋巴瘤患者点亮治愈的希望之光
-
奕凯达治疗R/R NHL继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期分析数据后再添亚裔人群证据,赵维莅等教授评论文章NEJM新发布!
-
CAR-T细胞治疗R/R LBCL的不良预后因素:欧洲 vs 美国患者
-
CAR-T治疗B-NH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受合并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的影响
-
ctDNA可提高Axi-cel治疗R/R LBCL后PET的特异性
-
有效的桥接疗法可改善CAR-T治疗R/R LBCL患者的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