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分析阐释二线Axi-cel与SOC治疗LBCL的疗效差异
全球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试验ZUMA-7研究已证实,Axi-cel作为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二线治疗方案,其疗效显著优于既往二线标准治疗方案(SOC)[1][2]。
然而,仍有不少患者对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表现出原发性耐药(无应答)或继发性耐药(初始缓解后复发),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治疗耐药性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此外,肿瘤内免疫微环境特征对CAR-T治疗的疗效影响尚未完全明晰。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ZUMA-7研究中LBCL患者治疗前的肿瘤生物标志物特征,以发现可预测Axi-cel或SOC疗效的肿瘤特异性特征[3]。
Locke FL, et al. Impact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on efficacy of anti-CD19 CAR T cell therapy or chemotherapy and transplant in large B cell lymphoma. Nat Med.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7, 2024. doi:10.1038/s41591-023-02754-1.
-
肿瘤B细胞基因表达特征(GES)和CD19表达水平均与Axi-cel组的EFS显著正相关,但与SOC组无关。
-
高SPD和高LDH水平均影响SOC组的疗效结局,与Axi-cel组的疗效无显著相关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两项临床试验(ZUMA-7研究与ZUMA-1研究的队列1与2)的安全性分析集中的可评估样本进行分析。研究使用一致的协变量,以保证各亚组分析之间的整体一致性。
通过Medidata Rave从全球77个研究中心收集ZUMA-7研究的临床数据。2018年1月25日至2019年10月4日期间,共有359例患者随机分配入组。每项分析中包含的样本量因数据可用性而异,每个图表中均注释了具体的样本量。ZUMA-7研究主要终点为无事件生存期(EFS),关键次要终点是缓解率和总生存期(OS)等。
从肿瘤活检中收集基因表达数据,并进行B细胞基因表达特征(GES)分析,采用 NanoString PanCancer IO360 Panel评估预定义的GES。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评估CD19蛋白水平。根据Cheson 2007标准[4],采用≤6个病灶的直径乘积总和(SPD)评估肿瘤负荷。对探索性终点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疗效终点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
B细胞GES与EFS和Axi-cel输注后缓解持续时间相关
对治疗前肿瘤活检样本进行探索性预先指定的基因表达分析,以确定与LBCL结局相关的标志物。预先指定的B细胞GES包括BLK、CD19、MS4A1、TNFRSF17、FCRL2、FAM30A、PNOC、SPIB和TCL1A基因。结果显示,在接受Axi-cel二线治疗的患者中,B细胞特征(IO360)与Axi-cel组的EFS显著改善(p=0.00024)相关,与SOC组(p=0.9374)不相关(图1)。无论B细胞GES如何,Axi-cel组的EFS改善程度均优于SOC组。

图1 基于B细胞GES与和治疗方案(Axi-cel vs SOC)进行EFS的分层分析
在持续缓解的患者中,CD19、MS4A1和TNFRSF17的表达水平在Axi-cel组中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82、p=0.0098和p=0.0040)。而SOC组中这些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
基质与免疫抑制指数(SII)和B细胞谱系与增殖指数(BPI)与Axi-cel组的EFS相关
BPI和SII分别与Axi-cel组中的EFS(BPI:p =0.0009,SII:p=0.0114)和DOR(BPI:p=0.1522,SII:p=0.0271)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图2a,b),且均与≥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神经事件(NE)相关。与此同时,BPI和SII均与SOC组不相关。
a

b

图2 基于BPI(a)、SII(b)和治疗方案(Axi-cel vs SOC)进行EFS的分层分析
CD19的表达水平对疗效有不同的影响
恶性肿瘤B细胞上的CD19蛋白表达、CD19基因表达与B细胞GES相关,且与Axi-cel组的EFS显著改善相关(图3a,b)。在Axi-cel组中,与CD19蛋白和基因低表达的患者相比,高表达的患者EFS改善程度更大。无论CD19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如何,Axi-cel组的疗效始终优于SOC。此外,CD19的表达水平均与≥3级CRS或NE无关。

图3 基于CD19基因表达(a)、蛋白表达(b)和治疗方案(Axi-cel vs SOC)进行EFS的分层分析
高肿瘤负荷与高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影响SOC预后
Axi-cel组的EFS与SPD(HR=0.92,p =0.68)或LDH(HR=1.1,p=0.61)水平无显著关联,即无论SPD和LDH高低,其EFS均有所改善;与此同时,SOC组的EFS均受到了高SPD(HR=1.51,p=0.02)与高水平LDH的影响(HR=1.56,p=0.01),其预后更差(图4a,b)。

图4 基于SPD(a)与、LDH(b)和治疗方案(Axi-cel vs SOC)进行EFS的分层分析
进一步评估Axi-cel是否可以克服二线治疗中的高肿瘤负荷或高LDH水平,发现:即使阈值增加,SPD或LDH水平仍然与Axi-cel组的EFS无关。此外,逻辑回归分析显示,SPD与Axi-cel治疗后的缓解无强关联。
研究结论
在二线治疗中,恶性肿瘤细胞的特征和肿瘤微环境组成的不同对Axi-cel或SOC的疗效有不同的影响(图5),研究揭示了Axi-cel和SOC应答性背后的驱动机制不同。代表免疫环境的肿瘤B细胞GES和SII(一个富含基质和免疫抑制特征的簇)、以及CD19表达水平均与Axi-cel组的疗效显著相关,而SPD、LDH水平对SOC组疗效的影响却大于Axi-cel组。

图5 二线治疗中,与Axi-cel和SOC疗效结局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总结
免责声明:本资料为专业医学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任何处方请参考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本文件可能包含涉及医学情况、健康及治疗方法的信息。相关信息不得用作诊断或治疗,不能替代专业医学意见。
审批编号:NP-NHL-Axi-Cel-2024.2-23 valid until 2026.2
供稿与审核:临床开发与医学部
推荐阅读
-
【2023 ASH】EBMT/Gocart真实世界数据:CD19 CAR-T细胞可有效治疗PCNSL和SCNSL患者
-
【2023 ASH】CIBMTR真实世界证据:LBCL患者在CR状态下接受CAR-T巩固治疗仍可获益
-
【2023 ASH】真实世界证据:CAR-T治疗R/R LBCL获益不受高龄影响
-
【2023 ASH】CAR-T治疗显著改善双打击/三打击淋巴瘤患者生存:早用更获益
-
【2023 ASH】CIBMTR真实世界证据:桥接治疗对Axi-cel治疗R/R LBCL的影响
-
单细胞RNA分析表明第三代CAR-T细胞的内在功能特征与淋巴瘤疗效相关
-
【2023 ASH】ZUMA-1研究6年随访生存数据:Axi-cel点亮难治性LBCL治愈之光
-
【2023 ASH】Axi-cel治疗LBCL:二线 vs 三线,早用更获益
-
【2023 ASH】CAR-T二线治疗R/R LBCL的真实世界证据
-
【2023 ASH】ZUMA-12的3年随访分析展示Axi-cel在一线高危LBCL患者治疗中的风采
-
【2023 ASH】真实世界中Axi-cel治疗LBCL患者的5年随访结局彰显治愈希望
-
【2023 ASH】Brexu-cel治疗R/R B-ALL成人患者的真实世界证据
-
【2023 ASH】CAR-T之声:一文速览Brexul-cel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
【ASH 2023】CAR-T细胞治疗重塑DLBCL患者的生存趋势
-
【2023 ASH】CAR-T之声:一文速览Axi-cel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
CAR-T细胞治疗合并肾功能减退的LBCL患者的真实世界结局
-
临床前研究提示来那度胺可改善第三代CD19 CAR-T细胞对DLBCL的疗效
-
【2023 ESMO】治疗3L+ R/R LBCL,Axi-cel vs Glofit,孰优孰劣?
-
Yescarta®全球上市6周年,为淋巴瘤患者点亮治愈的希望之光
-
奕凯达治疗R/R NHL继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期分析数据后再添亚裔人群证据,赵维莅等教授评论文章NEJM新发布!
-
CAR-T细胞治疗R/R LBCL的不良预后因素:欧洲 vs 美国患者
-
CAR-T治疗B-NH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受合并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的影响
-
ctDNA可提高Axi-cel治疗R/R LBCL后PET的特异性
-
有效的桥接疗法可改善CAR-T治疗R/R LBCL患者的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