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后免疫重建对预后的影响
CD19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后发生的免疫缺陷若长期存在,会增加患者感染和非复发死亡风险。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CAR-T细胞治疗后患者免疫重建(IR)对生存预后的影响仍不明确。本文阐述了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该研究共纳入105例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的B-NHL患者,其中包括90例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和15例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研究设定了三个关键的IR标准:(1)CD4+辅助性T(Th)细胞恢复,定义为>200细胞/µL;(2)B细胞恢复,定义为可检测到B细胞;(3)IgG恢复,定义为>4g/L。该研究旨在描述CAR-T细胞治疗后的IR过程、探索IR延迟的预测因素,并探究IR与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1]。在所有患者中,38.1%患者Th细胞恢复,11.4%患者B细胞恢复,41%患者IgG恢复。39.1%患者未达到任何IR标准,37.1%患者达到了≥1项IR标准,18.1%患者达到了≥2项标准,仅有5.7%患者达到了3项IR标准。

1. CAR-T细胞治疗后T细胞、B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
在淋巴细胞方面,T细胞数量持续减少,直至CAR-T细胞回输完180天后逐渐恢复。自然杀伤(NK)细胞在清淋后开始减少,但在CAR-T细胞回输完30天后恢复至基线水平以上。B细胞在CAR-T细胞回输完第21天迅速减少至无法检测到的水平,并随后出现持续的B细胞再生障碍(BCA),直至在CD19 CAR-T细胞治疗后第三年,仍可检测到高于正常水平的B细胞(>70个细胞/µL)。对于免疫球蛋白,CAR-T细胞治疗后第二年,血清IgG和IgM水平有所上升,而血清IgA水平仍持续较低。
2. 患者和治疗相关因素对 CAR-T回输后IR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疾病组织学、治疗线数、肿瘤负担、共刺激结构域(CD28z vs. 41BBz)、基线CAR-HEMATOTOX评分以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严重程度等因素对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Th细胞数量和IgG水平不受淋巴瘤类型的影响,但MCL患者的初始CD19+ B细胞数量更高,且只有转化型淋巴瘤患者在治疗1年后显示出持续的B细胞恢复。清淋时较高水平的乳酸脱氢酶(LDH)对免疫恢复动力学没有显著影响。此外,与未发生或1级CRS的患者相比,≥2级CRS患者的Th细胞数量增加。
3. IR受损患者具有不良风险的基线特征
未达到任何IR标准患者与达到≥1项IR标准患者相比,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ECOG PS)评分≥2分的患者更多(32% vs 14%,p <0.05),LDH水平更高(383 vs 229 U/L,p=0.006),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3.1 vs 0.4 mg/dL,p<0.0001)和铁蛋白(778 vs 316 ng/mL,p=0.004)水平更高,血小板(146 vs 176 G/L,p<0.05)和血红蛋白数量更低(9.0 vs 10.3 g/dL,p=0.02)。
4. CAR-T细胞治疗后的BCA和NK细胞恢复
在接受CD28z共刺激结构域的CAR-T细胞产品治疗的B-NHL患者中,3个月时达到缓解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B细胞恢复率。与BCA持续存在的患者相比,可检测到B细胞的患者早期感染率更低。对于NK细胞,其数量在CAR-T细胞回输后第7天达到最低点。而对于3个月时达到缓解的患者,NK细胞的最低点有提前和加深的趋势。
5. IR受损与感染和感染驱动的非复发死亡率(NRM)相关
在所有患者中,54%患者发生感染,这些感染大多是细菌感染,其次是病毒和真菌感染,39%患者发生严重感染。任何级别感染和严重感染的100天内累及发生率分别为55.9%和40.1%。未达到任何IR标准患者与达到≥1项IR标准患者相比,任何级别感染(74.4% vs 45.8%,p=0.04)和严重感染(59.2% vs 28.7%,p=0.004)的累积发生率显著升高。死因分析显示,感染是NRM升高的主要驱动因素。所有患者1年NRM为7.5%,未达到任何IR标准患者与达到≥1项IR标准患者相比,1年NRM率(23.5% vs 0%,p=0.004)更高。
6. IR受损与生存不佳相关
中位随访24.6个月时,所有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4个月。未达到任何IR标准患者与达到≥1项IR标准患者相比,PFS(中位PFS:1.7个月 vs 20.8个月;1年PFS率:5.4% vs 62.4%,p<0.0001)和OS(中位OS:4.0个月 vs 34.9个月;1年OS率:28.4% vs 77.4%,p<0.0001)均显著更低。达到IR标准的项目数多(3项 vs 2项 vs 1项 vs 0项)与 1年PFS率 (100% vs 73.7% vs 50.5% vs 5.4%)和1年 OS率(100% vs 88.8% vs 68% vs 28.4%)升高相关。
7. CAR-T细胞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复发时IR受损
在72例CD19 CAR-T细胞治疗后疾病进展患者中,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紊乱。疾病进展或复发时血细胞减少很常见,中位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7G/L,中位血小板计数为73G/L和中位血红蛋白为9.4g/dL。绝大多数患者未检测到B细胞,且T细胞显著减少(中位数:332 CD3+ T细胞/µL),尤其是Th细胞(中位数:105 CD3+ CD4+ T细胞/µL)。早期疾病进展(90天内)患者与晚期疾病进展患者相比,血小板计数(56 vs 150 G/L,p =0.003),T细胞(236 vs 500 细胞/µL,p =0.03)和NK细胞(76.5 vs 158 细胞/µL,p=0.002)显著减少。
小 结
总而言之,该研究表明IR与淋巴瘤患者的早期感染、感染驱动的NRM和生存结局密切相关。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若患者疾病进展,其IR往往受损,尤其是早期疾病复发时,这种损伤更为显著。这些发现对于优化免疫治疗的顺序以及提高疾病复发后给予T细胞疗法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资料为专业医学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任何处方请参考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本文件可能包含涉及医学情况、健康及治疗方法的信息。相关信息不得用作诊断或治疗,不能替代专业医学意见。
审批编号:NP-NHL-Axi-Cel-2025.2-12 valid until 2027.2
供稿与审核:临床开发与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