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2023-12-15

【2023 ASH】CAR-T二线治疗R/R LBCL的真实世界证据





2023年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9日至12日在San Diego举行。ASH年会是全球血液学领域的国际盛会,本届大会汇集了各国知名血液病学专家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已经公布7,000余篇已接受的摘要,其中CAR-T细胞治疗相关摘要超470篇[1]


大B细胞淋巴瘤(LBCL)是一种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大约有40%左右的LBCL患者在一线治疗后出现复发或耐药,进展为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3]。近年来,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4]


在诸多摘要中,小编节选了一篇关于“真实世界结果”的研究(Abstract #4876),让我们一睹CAR-T作为R/R LBCL患者二线治疗的疗效。











摘要编号:4876


英文标题:Second-Line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 (CAR-T) As Standard of Care for Relapsed-Refractory Large B-Cell Lymphoma (LBCL) [5]


中文标题:CAR-T细胞疗法作为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二线标准治疗:真实世界证据




研究背景

ZUMA-7研究和TRANSFORM研究显示,与标准护理化疗方案相比,CAR-T二线治疗LBCL更优[6,7]。基于这些研究结果,FDA批准Axicabtagene ciloleucel (Axi-cel) 和lisocabtagene maraleucel(Liso-cel)二线治疗原发难治性疾病或完成诱导化疗后1年内复发的LBCL患者。


三线及后线治疗中的注册试验患者特征与真实世界中接受商业CAR-T治疗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8,9]。本研究展示了接受二线CAR-T治疗LBCL患者的结局。




研究方法

本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022年4月1日至2023 年4月25日美国五家学术机构中经组织学诊断为LBCL后接受CAR-T二线治疗的患者。


如果患者在CAR-T细胞输注之前接受了中间疗法,则被纳入研究。中间疗法包括疾病控制治疗和桥接治疗。疾病控制治疗定义为复发后,白细胞单采前进行的治疗,目的是“控制”患者的疾病,直至接受CAR-T治疗[10]。排除复发后接受治疗并且在重新分期后进行后续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桥接治疗定义为白细胞单采和开始清淋化疗期间给予的治疗。




研究结果

112例计划接受商业CAR-T二线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白细胞单采(Axi-cel,n=103和Liso-cel,n=9)。除2例患者外,所有患者均接受了CAR-T输注(1例因CAR-T生产失败,1例因感染而延迟输注)。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95%CI,4.32-7.61个月)。中位年龄为66.5岁(范围,23-83岁),66%的患者为男性。中位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3(范围0-5), 72%的患者为III/IV期疾病。59%的患者为原发难治性疾病。


42例患者(37.5%)接受了疾病控制治疗,77例患者(69%)接受了桥接治疗。29例患者(26%)接受了疾病控制治疗和桥接治疗。接受这些治疗与较长的CAR-T评估至输注时间相关。对于同时接受疾病控制治疗和桥接治疗的患者,其CAR-T评估至输注的中位时间为61天,而未接受任何一种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时间为38天。这可能与洗脱期要求以及白细胞单采或开始清淋化疗前细胞计数恢复所需的时间有关。


在110例接受CAR-T输注的患者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为88%(n=97),其中3级或4级的发生率为6.3%(n=7)。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为59%(n=65),3 级或 4 级的发生率为 30%(n=33)。


总缓解率 (ORR) 为82.7%,完全缓解(CR)率为61.8%。中位PFS和OS未达到。预估6个月的PFS率和OS率为64.1%(95%CI,52.8%-73.4%)和84.4%(95%Cl,73.8%-90.9%)(图1,图2)。


图1 PFS

图2 OS



研究结论

本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公布了CAR-T二线治疗R/R LBCL在真实世界的优异结果。ORR为82.7%,CR率为61.8%;中位PFS和OS未达到。在临床实践中,患者通常会接受“疾病控制治疗”以控制病情。


尽管随访时间相对较短,但最佳缓解和安全性数据与关键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结果相当。



免责声明:本资料为专业医学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任何处方请参考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本文件可能包含涉及医学情况、健康及治疗方法的信息。相关信息不得用作诊断或治疗,不能替代专业医学意见。


审批编号:NP-NHL-Axi-Cel-2023.12-19 valid until 2025.12



供稿与审核:临床开发与医学部

参考文献:

[1]https://ash.confex.com/ash/2023/webprogram/start.html.

[2]Thieblemont C, et al. J Clin Oncol. 2022;JCO2201725.

[3]Iacoboni G, et al. Cancer Med. 2021;10(10):3214-3223.

[4]王方策,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23,62(6):581-586.

[5]Saurabh Dahiya, et al. ASH 2023. Abstract #4876.

[6]Locke FL, et al. N Engl J Med. 2022 Feb 17;386(7):640-654. 

[7]Kamdar M, et al. Lancet. 2022 Jun 18;399(10343):2294-2308. 

[8]Nastoupil LJ, et al. J Clin Oncol. 2020 Sep 20;38(27):3119-3128. 

[9]Jacobson CA, et al. J Clin Oncol. 2020 Sep 20;38(27):3095-3106. 

[10]Bücklein V, et al. Hemasphere. 2023 Jul 11;7(8):e90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