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2025-04-11

PET/CT在CAR-T细胞治疗R/R NHL中的临床应用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所有淋巴瘤的85%,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NHL类型,占NHL的25%-50%[1]。经一线治疗后,仍有30%-40%的DLBCL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或难治(R/R)[2]。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R/R NHL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已经用于淋巴瘤的初始分期、再分期、早期治疗反应及疗效评估、预后预测及随访[3]。本文旨在综述PET/CT在CAR-T细胞治疗R/R NHL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重点探讨其在疗效评估、预后以及不良事件(AE)预测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PET/CT的代谢参数

PET/CT常用的代谢参数包括标准摄取值(SUV)、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SUV为目前临床中反映葡萄糖代谢情况最常用的半定量指标,测量的是感兴趣区内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值。MTV指超过一定阈值的高代谢病灶的容积,通常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2.5、40%SUVmax或50%SUVmax作为阈值。TLG则是感兴趣区内标准摄取均值(SUVmean)与MTV的乘积。与SUV相比,MTV和TLG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肿瘤整体的代谢负荷情况[4,5]



2. PET/CT在CAR-T细胞治疗中的应用时机

在CAR-T细胞治疗中,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多次PET/CT评估。首先,在决定CAR-T细胞治疗时进行一次扫描,以指导治疗方案;接着是在CAR-T细胞回输前进行一次扫描;随后,在CAR-T细胞回输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再进行一次扫描,以评估治疗反应[6]


3. PET/CT在CAR-T细胞治疗R/R NHL中的应用

3.1 疗效评估

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淋巴瘤的疗效评估采用2014年Lugano会议修订标准,包括影像学缓解(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CT/MRI] 评估疗效)和代谢缓解(PET/CT评估疗效)[7]。其中PET/CT疗效通常采用5PS评分法(Deauville评分)进行评估。在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中,43例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R/R DLBCL和转化型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t-iNHL)患者被纳入研究。结果显示,PET/CT首次治疗缓解评估的中位时间为86天,病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和100%,提示PET/CT在检测患者CAR-T细胞治疗后3个月时的缓解方面具有极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8]


3.2 预后预测

CAR-T细胞回输前进行PET/CT扫描可用于预测治疗后的缓解情况和生存期。一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180例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这些患者在单采前和/或CAR-T细胞回输前进行了PET/CT扫描。结果显示,CAR-T细胞回输前较高的SUVmax与未达到完全缓解(CR)显著相关(p<0.001)。单采前较高的MTV(p<0.001)和CAR-T细胞回输前较高的MTV(p<0.001)与较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相关。同样,单采前较高的MTV(p<0.001)和CAR-T细胞回输前较高的MTV(p<0.001)与较短的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提示单采前和CAR-T细胞回输前进行PET/CT扫描可识别治疗后缓解不佳和生存期短的患者,进而考虑其他干预措施[9]


另一项研究共纳入69例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R/R侵袭性NHL患者。在CAR-T细胞回输前,分别于中位46天和中位7天进行了单采前和清淋前PET/CT扫描。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3.3个月时,总MTV(p=0.048)、总TLG(p=0.028)、实质器官MTV(p=0.005)和淋巴结MTV(p=0.010)从单采前到清淋前增加与疾病进展(P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实质器官MTV(p=0.020)、淋巴结MTV(p=0.030)、最大病灶的TLG(p=0.045)和病灶总数(p=0.008)从单采前到清淋前增加与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10]


此外,CAR-T细胞治疗后的PET/CT扫描结果也与生存期密切相关。一项研究共纳入了38例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DLBCL患者,患者在CAR-T细胞回输前3个月和回输后1个月进行PET/CT扫描。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18.2个月时,回输后1个月的高于最佳阈值的SUVmax和TLG与较短的中位PFS显著相关(SUVmax≥5.69 vs SUVmax<5.69:3.1个月 vs 26.8个月,p<0.001;TLG≥23.79 vs TLG<23.79: 3.1个月 vs 26.8个月,p<0.001)。回输后1个月的高于最佳阈值的SUVmax和∆SUVmax%与较短的中位OS显著相关(SUVmax≥15.93 vs SUVmax<15.93: 12.6个月 vs 未达到,p<0.001;∆SUVmax%≥-46.76 vs ∆SUVmax%<-46.76: 32.5个月 vs 未达到,p=0.012)。提示回输后1个月的SUVmax和TLG以及∆SUVmax%结果可以预测CAR-T细胞治疗后DLBCL患者的生存期[11]


3.3 AE预测

PET/CT还可以预测CAR-T细胞治疗相关AE。研究表明,CAR-T细胞回输前较高的MTV与较高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显著相关(p=0.031)[9]。清淋前较高的总MTV与较高的3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显著相关(p=0.042)。清淋前较高的总MTV(p=0.014)和最大病灶的体积(p=0.017)与托珠单抗的使用率增加相关。清淋前较高的总MTV(p=0.038)和最大病灶的TLG(p=0.043)与糖皮质激素使用率增加相关[10]。提示CAR-T细胞回输前的PET/CT参数可以预测治疗相关AE,指导临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小  结

PET/CT在CAR-T细胞治疗R/R NHL中的疗效评估和预测患者预后以及治疗相关AE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制定治疗方案和AE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PET/CT有望在优化CAR-T细胞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减少治疗相关风险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免责声明:本资料为专业医学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任何处方请参考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本文件可能包含涉及医学情况、健康及治疗方法的信息。相关信息不得用作诊断或治疗,不能替代专业医学意见。


审批编号:NP-NHL-Axi-Cel-2025.4-11 valid until 2027.4


供稿与审核:临床开发与医学部

参考文献:

[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2]. 李文艺,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0;29(12):718-721.

[3]. 淋巴瘤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5年版).

[4]. 胡娜, 等.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5;39(4):342-347.

[5]. 张欢, 等.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3;46(05):585-590.

[6]. Singh SB, et al. Mol Imaging. 2024;23:15353508241257924.

[7].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4年版).

[8]. Ruff A, et al. Mol Imaging Biol. 2021;23(6):818-826.

[9]. Leithner D, et al. J Hematol Oncol. 2024;17(1):21.

[10]. Breen WG, et al. Blood Cancer J. 2023;13(1):127.

[11]. Gui J, et al.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24;51(8):2308-2319.